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离心式潜水曝气机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规范

离心式潜水曝气机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规范

更新时间:2025-11-12点击次数:6
离心式潜水曝气机的正确安装与规范调试是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前提,而科学的维护保养则是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与普通机械设备不同,潜水设备一旦安装后出现问题,检修难度和成本都大大增加,因此必须重视安装调试的每个环节,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离心式潜水曝气机安装准备与流程:

现场勘查是安装前的首要工作。安装团队需要确认池体结构尺寸与设计图纸一致,检查预埋件位置(允许偏差±5mm)和牢固程度,测量实际水深并与设备要求浸没深度对比。同时检查池底平整度,如有淤泥沉积需清理干净,不平整度应控制在±10mm/m以内。对于改造项目,还需确认现有电气系统参数(电压、频率、防护等级)与新设备匹配,必要时进行系统升级。

设备验收环节不可忽视。开箱后应检查设备外观有无运输损伤,核对型号规格与订货一致,清点附件是否齐全。重点检查机械密封油室油位(应在视窗1/2-2/3处)和油质(透明无乳化),手动转动叶轮检查是否灵活无卡阻,测量电机绝缘电阻(≥50MΩ)。验收发现问题应立即与供应商联系,避免安装后责任不清。

离心式潜水曝气机安装流程需严格遵循以下步骤:

1.定位标记:根据工艺图纸,使用全站仪或激光水准仪在池顶精确定位,标记出中心位置和安装螺栓孔位,允许偏差±3mm。对于多台设备安装,需同时标出设备间距,一般间距为叶轮直径的3-5倍。

2.支撑系统安装:固定安装基座或导轨,采用不锈钢膨胀螺栓(通常M16-M20)固定,扭矩值达到厂家要求。基座水平度偏差应≤1/1000,使用精密水准仪校验。对于深水安装(>5m),需增加中间支撑架防止振动。

3.主机吊装:使用额定载荷≥1.5倍设备重量的起重设备,配备防脱落吊钩。吊装时保持设备竖直状态,倾斜角度≤5°,缓慢下放至设计深度。特别注意保护电缆和进气软管,避免挤压或刮伤。

4.管道连接:进气管道采用UPVC或不锈钢材质,连接处密封可靠,设置支撑防止振动脱落。进气管出口应高于最高水位10cm以上,防止水倒灌。对于底部进气设计,需安装止回阀。

5.电气接线:电缆接头制作需由专业电工完成,采用防水型接线盒(防护等级IP68),接线后立即进行绝缘测试(≥1MΩ)。电缆固定夹间距不超过1m,留有适当余量防止受力。

离心式潜水曝气机系统调试要点:

无水试运行是安全检查的关键步骤。在设备未浸水情况下,通电点动(≤3秒)检查叶轮旋向(从电机端看应为顺时针),如反向立即调整电源相序。同时检查控制系统保护功能(如缺相、过载保护)是否正常,各仪表显示是否准确。

带水调试需分阶段进行:

1.初始运行:设备浸没至设计深度后,启动运行30分钟,监测三相电流不平衡度(≤10%)、振动值(≤2.8mm/s)和噪声(≤75dB)。记录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与额定值对比。

2.性能测试:通过溶解氧仪测量不同位置DO值,评估曝气均匀性。标准条件下,清水氧转移效率应达到厂家承诺值的90%以上。同时观察水流循环情况,表面波动均匀。

3.负荷调节:对于变频控制设备,测试不同频率(30-50Hz)下的曝气效果和能耗,确定运行区间。一般建议长期运行在80%负荷左右,保留调节余量。

调试过程中发现异常(如电流波动大、异常振动等)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重新调试。调试完成后,应编制详细的调试报告,包括测试数据、问题处理记录和最终验收结论。

维护保养体系

日常维护包括:

-每班检查运行电流、电压是否正常,记录主要参数;

-每日观察油室油位和颜色,发现乳化立即停机检查密封;

-每周清理进气滤网,防止堵塞影响气量;

-每月检查电缆表皮和紧固件状况,测量绝缘电阻。

定期保养项目与周期:

-每3个月更换润滑油(运行100小时后更换),使用指定牌号;

-每6个月检查叶轮磨损情况,磨损量超过10%需更换;

-每年对机械密封进行全面检查,泄漏量>5mL/h应更换;

-每2年进行电机绕组绝缘老化测试,必要时浸漆处理。

大修规范:设备运行3-5年或累计20000小时后应进行解体大修,包括:

-更换轴承、机械密封、O型圈等易损件;

-检查电机定转子间隙,清理冷却通道;

-叶轮做动平衡测试,残余不平衡量≤5g·cm;

-外壳重新做防腐处理,更新所有标识标牌。

维护保养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使用原厂配件,并做好详细记录。每次维护后应进行试运行,确认各项参数正常后再投入正式运行。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为预防性维护和故障诊断提供依据。

通过规范的安装调试和科学的维护保养,离心式潜水曝气机可保持最佳运行状态,延长使用寿命,为污水处理系统提供可靠保障。这不仅能降低运行成本,还能确保处理效果稳定达标,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